(通讯员 付慧娟 黄丽琼 胡素莉 摄影 张瑜)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2022年4月15日下午,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邀请全国政协委员、我校金融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惠好教授做客第224期“文澜大讲堂”,为广大研究生作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报告会。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白玉副部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办公室付慧娟、黄丽琼老师出席报告会。本次报告会在文澴楼南附楼101报告厅举办,校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张启迪博士主持。
刘惠好教授的报告围绕今年全国政协会议基本情况、政协工作重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政府工作热点和个人提案工作情况等五个方面内容展开。刘教授为大家分享了她的参会经历,并从个人视角阐释、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会“金句”和会议相关热点问题。刘教授谈道,2021年,全国政协聚焦庆祝中国共产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围绕中心任务议政建言,助力“十四五”良好开局;2022年,全国政协将围绕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凝心聚力,强化使命担当,为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努力奋斗。
据刘惠好教授介绍,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界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刘教授从财政支出强度加大、加大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宏微观政策发力稳就业、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有序推进“双碳”目标、提升数字经济地位,强化数字治理、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多管齐下改善民生八个方面解读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点内容。在讲解过程中,刘教授还鼓励研究生在日常学习和课题研究中关注“国之大者”,将专业理论研究和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热点问题,使科学研究转化为政策建议,将时代课题作为理论创新驱动力。
据悉,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近十年来刘惠好教授将其专业研究方向与社会热点结合起来,积极发声,多个意见建议提案曾被有关部门采纳落实。本届会议上,刘教授围绕养老服务、乡村振兴、碳金融创新发展等话题,以第一提案人身份提交了7件提案并接受新华网、经济日报、中国科学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报告会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本次报告会让广大研究生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对过去一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政协工作重点和未来政府工作重点有了更准确的认识。同学们纷纷表示,将在今后的学习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将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进一步增强学习内生动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