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院成功举办第190期“文澜大讲堂”之名家讲坛——“利出多孔,力出一孔”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展望

发布者:黄丽琼发布时间:2021-01-12浏览次数:228

(通讯员 罗媛媛 金鑫)20201230日下午14:30,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会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MPA中心)研究生会承办的第190期“文澜大讲堂”之名家讲坛在文添楼501顺利举行。本次讲座以增进研究生同学对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了解,提高研究生的管理思维和管理素质为目的,邀请到了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广科教授为大家精彩讲述“利出多孔,力出一孔”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展望。

张广科教授首先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利出多孔,力出一孔”的含义和出处。接着,张教授分析了“利出多孔”背景下人才管理的实践困境,他认为目前主要有四种困境,即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不够、很多管理者不善于管理、难以调动多数人的积极性和难以提高员工的个体贡献值,而造成以上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提供了足够路径让员工赚取额外收入。他医院、幼儿园和高校等主体为例进行说明,并提出社会资源越来越多元化,员工有更多路径获得工资性收入,而社会资源多元化让员工对企业的依赖度和忠诚度越来越低。

在分析“利出多孔”背景下“三分天下”的理论困境时,张广科教授认为目前国内管理大多沿用西方国家的管理模式,采用是“分”的管理思想,即如何“分工、分权、分利”。“分”的管理前提是职业化、规则健全和违法必究,但个体、部门和组织利益并不时刻保持一致。基于“分”的个体能动性的管理模式,企业在实践中的管理始终面临如何“合”的现实矛盾。张教授认为,国家日益强大,信息技术、平台经济等为解决“分”与“合”的矛盾提供了时代条件,有望产生崭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或理念。

针对如何由“利出多孔”到“力出一孔”,张广科教授提出了三种实现路径。第一,建立“利出一孔”的分配机制。要规范单位内部“利出一孔”的行为约束机制和建立单位内部“利出多孔”的分配平台,他重点海尔公司的HOPE平台和马应龙药业集团内部创业平台为例来说明这一点。第二,遴选、培养“利出多孔”背景下“力出一孔”倾向的人才。在如何选出这种倾向的人才时,张教授认为诸如无人监督情况下人才的自利廉政行为调查、临时交代任务的守信行为调查等等方法都是可行的。第三,把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相捆绑。比如上市公司让员工持股、干股分红、投资入股,分工再入股、发放年终奖等方式。

讲座结束后,现场的同学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与张教授展开互动,张教授也都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现场响起热烈掌声。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了解了目前由于“利出多孔”而导致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以及一些公司如何去面对这些困境。张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同学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规划提供了一些启发。

至此,第190期“文澜大讲堂”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