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誉希 徐诗涵)5月15日下午,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会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第356期“文澜大讲堂”之名家讲坛——“机器人行业及审计工作要点”专题讲座在文潭楼一楼报告厅圆满举行。
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普华永道深圳审计部高级经理皇甫昕担任主讲嘉宾。皇甫昕老师深耕审计领域多年,兼具扎实的专业功底与丰富的实战经验:此前专注于金融保险行业审计,近年聚焦机器人等新兴科技领域。本次讲座中,皇甫昕老师为同学们带来前沿的行业洞察与实践分享。
首先,皇甫昕老师系统梳理了全球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现状。他详细分析了机器人企业的全球分布格局,介绍了四大主要生态圈。数据显示,中、美、日三国的机器人整机企业数量合计占全球总量的65%以上。其中,中国已涌现超过150家机器人企业,包括宇树科技、优必选、小米机器人、众擎等知名企业。
2023年,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行业重心向多场景应用研发与商业化落地倾斜。皇甫昕老师指出,中国机器人行业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同时政府积极引导资本投入,推动行业增长。目前,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企业正通过融资加速市场拓展。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而言,未来无论是进入会计师事务所、投行,还是其他相关领域,都可能深度接触机器人行业。因此,皇甫昕老师建议同学们提前了解该行业的发展趋势及相应的会计审计知识,为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接下来,皇甫昕老师介绍机器人行业审计专业知识最重要的环节——收入的确认。机器人公司的收入确认分为五步,第一步,确定谁是客户。皇甫昕老师强调,客户的确认要“实质重于形式”,看经济利益的享有方是谁,购买方并不一定是客户,比如说表面客户(付款的国企)可能是购买方背后的政府或学校,实际客户还是该政府或学校。第二步是“解决方案”中的履约义务拆分。皇甫昕老师说我们可以看已上市的优必选、越疆公司的招股说明书,看它们的解决方案。皇甫昕老师介绍,“解决方案”不是出售机器人,而是售卖一整套方案(提供硬件机器人和服务),比如涉及机器人在客户业务中如何使用、机器人内嵌软件如何维度等等。第三步是可变对价和重大融资成分,第四步是拆分服务部分的价格,不同的履约义务都有不同的对价,拆分要正确。第五步是定制化的机器人是否可以按时段确认收入,确认收入是时段还是时点,有的工厂买的是机器自动化的产线,机器人公司按照时间进度确认收入。
在讲解机器人行业审计关键环节时,皇甫昕老师重点剖析了收入确认的“五步法”模型:首先要基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识别真实客户(如国企代购情形下实际客户可能是政府或学校);其次需拆分整体解决方案中的履约义务(参考优必选、越疆等上市企业曾经的招股说明书,明确硬件销售与服务的界限);随后要评估可变对价与融资成分的影响,准确分摊各义务交易价格;最后针对定制化产线等项目,需审慎判断按时段或时点确认收入。皇甫昕老师强调,机器人行业收入确认的复杂性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穿透交易表象,精准把握业务实质。
最后,在互动环节,现场氛围活跃。皇甫昕老师就“机器人行业现状”“财务危机”等问题为同学们逐一进行详细解答,同学们收获颇丰。
至此,第356期“文澜大讲堂”之名家讲坛——“机器人行业及审计工作要点”专题讲座圆满结束。作为第十五届研究生学术节系列讲座的重要活动,本期“文澜大讲堂”延续了“产教融合”的特色,助力学生提升核心竞争力。会计学院研究生会未来将继续邀请行业精英与学术领袖,搭建多元化学术交流平台,为同学们成长注入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