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郭东来 董邦俊 摄影:孙惟安)4月29日晚7时,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会主办,刑事司法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第348期“文澜大讲堂”之名家讲坛——“社会学调查方法”讲座活动在南湖校区文治楼二楼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特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乐章主讲。讲座由刑事司法学院院长董邦俊教授主持,刑事司法学院林慧青副教授、栾兴良副教授、彭峰副教授以及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共同参加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董邦俊教授对乐章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并隆重介绍了乐章教授的学术成果和获奖情况,高度评价了其在社会学研究方法领域的卓越贡献。
乐章教授从研究方法论、研究方式、研究方法三个层次入手,系统展示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框架。通过对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四种研究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明确社会调查在社科研究中的独特价值与底层逻辑。同时,乐章教授深入剖析测量的含义和要素,并结合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不同类型的数据,提出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四种测量层次及其数学特征。此外,乐章教授对李克特量表和社会距离量表的制作方法作出重点讲解,通过实际案例演示问卷设计的关键技巧和数据分析的实用方法。乐章教授还探讨了田野调查与质性研究、定量研究的异同,详细介绍数据调查法和社科定量研究的前沿动态,为师生提供宝贵的方法论指导。
在互动环节,林慧青副教授、栾兴良副教授、彭峰副教授就思辨与实证的关系、问卷设计的艺术等问题与乐章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侦查学博士生崔小虎就侦查人员相关量表的制作技巧向乐章教授请教。
讲座最后,董邦俊教授对乐章教授的精彩讲授表示感谢,并对本次讲座进行简要总结。董邦俊教授指出,乐章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让同学们对田野调查、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测量层次、问卷设计等问题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对同学们的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董邦俊教授鼓励同学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广泛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提出对社会治理有实际价值的结论,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逻辑清晰,为同学们提供了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新视角和新工具,对激发学术兴趣、提升研究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至此,本期文澜大讲堂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