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董邦俊 聂红艳;摄影:周乐恒)12月20日14时30分,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会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第293期“文澜大讲坛”之名家讲坛在本校南湖校区文治楼二楼大会议室顺利进行。本次讲座以“侦查学研究的历史逻辑和时代面向”为主题,特邀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惠华教授担任主讲人,我院副院长董邦俊教授担任主持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安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宗辉教授、刑事司法警事科学系主任林慧青教授、我院周鑫教授、牟丽教授、赵祖斌老师出席现场,我院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讲座。
首先,主持人董邦俊教授对主讲人任惠华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的感谢,并简要介绍了任惠华教授的任职经历与研究方向。
紧接着,任惠华教授从三个部分展开了此次讲座。在第一部分,任惠华教授通过回顾分析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四次刑事犯罪高峰,总结认为刑事案件呈波浪式的发展态势,并以典型案件为切入点,总结了侦查学对侦查实践的五点经验,即单一型侦查转向综合型侦查、被动型侦查转向主动型侦查、运动型侦查转向法治型侦查、经验型侦查转向科学型侦查和政府型侦查转向社会型侦查。在第二部分,任惠华教授分析指出当前犯罪呈现出数量虽然有所下降的趋势但仍然处于高位运行、犯罪形态全面转向、网络犯罪成为犯罪新业态、轻型犯罪时代来临以及传统犯罪依然活跃这五个特点,并强调在新时代侦查打击功能完成了向侦查治理功能的转向、经验侦查学完成了向科学侦查学的转变。在第三部分,任惠华教授针对未来犯罪治理对侦查学研究未来的发展给出六点对策:一是再塑侦查学的相关概念;二是重构侦查学的基本理论;三是调整侦查学研究重心;四是融合侦查学的发展模式;五是关注侦查学治理功能;六是强化侦查学的实践引领。
进入现场提问环节,同学们在听完任教授的分享后受益匪浅,并针对此次讲座的内容向任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之处。23级侦查学硕士张建桥同学向任教授请教了“侦查治理”这一创新性的概念。此外,也有同学提出了大数据侦查这一概念的出现是否会导致侦查程序前置、倾向于提高侦查的主动性的侦查治理与数据侦查等概念是否会导致侦查权的过分扩张以及电信诈骗的行刑衔接等问题。任教授对上述问题一一热情解答,现场讨论氛围浓厚。
最后,杨宗辉教授再次对任惠华教授的精彩讲授表示感谢,并对此次讲座进行了简短总结。他认为本次讲座立足历史、现实与未来,极具有启发性与建设性,为未来犯罪治理与侦查学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思路与与多角度分析。同时,他针对讲座的内容发表了四点见解:一是可以详细论述侦查学引领未来的具体内容;二是要把握侦查与侦查学两个概念;三是区分犯罪学、侦查学与治安学;四是厘清界定“侦查治理”的概念。
本次讲座由浅入深、逻辑清晰、内容丰富,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传播了前沿的学术思想与优秀的学术成果,不仅启发了刑司学子对犯罪治理的思考,而且加深了听众们对侦查学的历史与未来发展的认识,对现阶段侦查学研究乃至法治中国建设的发展与完善都具有重要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