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研究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之优秀法治文化宣传活动顺利开展

发布者:黄丽琼发布时间:2023-12-06浏览次数:76

(通讯员 张秋蕊 王楚沂)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组织体系建设整体效能,1029日,法学院2021级法律史党支部开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由周雨琪同志主持,并由党支部成员们参与,具体分为集中学习和志愿活动两个部分。

一、“深入推进巡视巡察整改工作,提升组织体系建设整体效能”主题集中学习

首先,支部党员集体诵读党章,并深入学习《李干杰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精神上来;以组织路线服务保证政治路线的高度自觉,扎实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党的组织工作;继承发扬组织部门优良传统和作风,着力打造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的组工干部队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诚履职、担当尽责,不断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其次,支部党员深入学习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于 10 7 日至 8 日在京召开。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七个着力”具体要求,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二、优秀法治文化宣传活动

为深入贯彻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在集中学习后,支部党员共同开展本次优秀法治文化及《爱国主义教育法》宣传志愿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是多层次、多维度的,要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为增强大家的参与度,确保宣传力度,本次宣传活动采取“知识竞赛小摊”的方式进行,在学校操场进行法治文化宣传,邀请大家踊跃参与知识竞答并发放奖品。




活动现场发放爱国主义教育法及传统法治文化相关知识宣传单,采取知识自主学习及知识竞答的方式进行宣传普及,在竞答结束后邀请参与师生填写调查问卷,收集反馈建议及法律需求,并对参与师生在传统文化及道德教育方面的感受进行访谈。



参与活动的同学A认为: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遵守《爱国主义教育法》,不仅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以爱国主义催生自己的道德规范,以法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尺度,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理念,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心中牢牢扎根,为新时代奋斗实践,为民族复兴、强国建设凝聚起磅礴力量。

参与活动的同学B在探讨交流中提到:传统文化对全面依法治国有积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为当代法学学术研究提供了资源。依法治国战略的执行,需要法学学术研究先行,为其提供理论支持。中国传统文化中尚有很多值得深入挖掘和借鉴的法学思想,研究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可以为当代中国法学学术研究提供宝贵的理论素材,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完善提供本土资源。

参与知识竞答及调研访谈的居民C提到:在本次活动中我认识到了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我们党一路以来的光辉历史、在制度建设中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良好的精神文明建设、国家象征的意义、祖国山河和历史遗产、宪法和法律等等。通过对这些方面知识的讲解,我加深了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对红色法制传统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也对现代调解及诉讼制度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希望此类趣味普法宣传活动可以更加丰富,加强人民的法律知识教育与爱国情怀培养。




通过对爱国主义教育法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的宣传普及与相关调研访谈,支部党员由此深入了解群众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与法律需求,进一步激发民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居民及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其对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将“弘扬新风尚”润心化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区及校园活动,融入居民、学生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