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舒永芳 陈元)8月22日,燕园学社收到了这样一封来信:“亲爱的燕园学社,展信佳,我来自恩施自治州建始县,很荣幸在这里写下这封信。这个暑假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认识、参与到燕园学社云支教当中……”这封信来自第五届燕园学社云支教的线上听课同学田佳仪。
第五届燕园学社云支教,是这个暑假,由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名同学所组成的社会实践团队“七元五次方程组”以恩施地区的贫困高中生为主要授课人群,展开的为期12天的公益直播授课。相关课程自7月28日开始,8月8日结束,总授课时长约40个小时,内容涵盖数学直播课、知识录播课、集中答疑与群话题分享四个板块。
精炼课程结构,数学助力高考。本次云支教以数学公益课为核心,共推出不等式、导数、向量等9大板块共计10节直播课。为了给同学们带去优质的听课体验,团队成员以发起人田腕君编撰的《高考归来话数学》一书为蓝本,结合高考题型分布,基本按照知识梳理、教材延伸、真题体验和总结升华的结构展开授课,贴合高中生的学习习惯,力求带领群内的高中生夯实基础,破解疑难,奋力逆袭。
随风深潜入夜,润物悄然无声。除了聚焦于高中数学的直播课程,本次支教亦联系当前社会热点、充分听取学生建议,推出7节录播课、12次集中答疑及4次群话题分享。从探索淄博烧烤爆火的流量密码,到解密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一节节的课外分享课使得云支教的课程内容更加充实。每晚19:45,当数学直播课与知识录播课结束后,支教团的成员却并不会退出授课直播间。群内的各位同学可以以图片、文字或语音的方式,就假期作业的难点自由地向支教团的各位老师提问。以助教老师为核心解答人,其余成员为助力解答人的答疑团队将针对每一位同学的疑问给出尽可能详细的回答。4次群话题,涉及假期生活、你梦想中的大学生活、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等多方面内容,给紧张的高中生活加点趣味的同时,也拉近支教团成员与各位学生之间的距离。
虽然为期十二天的云支教已落下帷幕,然支教的余音却久久未能停歇……
在本次云支教进行的同时,“七元五次方程组”社会实践团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通了七大宣传渠道,不断扩大课程的影响力,辐射更广泛区域,力图为更多的高中学子提供实质性的支持。具体而言,其将本次云支教的数学直播课、知识录播课在B站、抖音、快手三大视频平台同步更新;将数学直播课涉及的相关知识点汇总后,于知乎平台进行分享,这些资源不会随着支教的结束而下架,全网高中生可随时查看。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8月23日,七大宣传平台总浏览量已近2万次。
此外,综合本次支教的听课及互动情况,“七元五次方程组”社会实践团队在课程结束后也走进了本次认真听课、积极互动的同学家中,为其送出了定制礼物,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与听课感受,希望以此为出发点调整未来燕园学社的课程设置。其中,来自武汉二中的舒钰童表示,“在学校,老师讲课的进度相对较快,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可能存在跟不上老师节奏、听不懂这样的情况,而燕园学社的授课则往往从学生视角出发,重在夯实基础,正好可以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来自广东广雅中学的付佳龙同学表示“燕园学社的录播课是我最喜欢的环节,尤其是最后一课关于专业分享、未来职业规划的相关内容。在听取了各位学长学姐的分享后,我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希望未来有机会可以加入到燕园学社,将我接收到的这份爱传递下去”。
实践团支教的指导老师张秋蕊老师说过:“希望志愿队通过“燕园学社”这一平台,汇总星星力量,让更多大山里的孩子可以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助力高考,走出大山。同时激励越来越多的学员将燕园学社精神发扬,传递这份爱的力量。”
成立于2017年的暑假的燕园学社,在7年的时间内不断壮大。从湖北大学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批批学子在田腕君的带领下,加入燕园学社的大家庭之中,传承爱与责任。从线下到线上,从线上拓展至“线上+线下”,燕园学社课程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课程结构不断优化。未来道祖且长,筑梦人仍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