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章伟晨 郑文洁 吴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劳动的价值,指出要加强对广大青年的劳动教育,提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创造世界”等观点。在全校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工作之际,6月8日下午,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与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共同前往武昌区梅隐寺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开展了以“粽叶飘香,浓情端午”为主题的志愿助老活动。本次活动以志愿服务精神为核心,深入社区基层一线,旨在充分发挥党建在劳动教育、社区服务、关爱老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引领作用。
活动以“话端午”介绍开始,志愿者们详细向社区老人们介绍了端午节来历以及包粽子、赛龙舟、纪念古代诗人等民风民俗,同时也邀请社区老人们分享他们心中的端午节。在爷爷奶奶补充介绍的典故与节日风俗中,志愿者和党员同学们对端午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据传,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随后,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观众参与问答知识竞赛闯关环节,涵盖了端午节的时间、别名、起源和风俗等方面。本环节旨在增加双方的互动交流。参与回答问题的人,无论对错都可获得一张“工程志协”的卡片,用以兑换奖品,现场气氛轻松愉快。
活动最后一个环节是“手工制作香囊”,志愿者们带来了与端午节相关草料及香囊制作原材料,让社区的老人们自己动手制作香包香囊。在为爷爷奶奶们提供穿针引线等帮助的同时,志愿者和支部党员们也借此机会向爷爷奶奶请教端午节香囊内香料的具体作用,近距离感受我国中草药文化中蕴含的智慧。每一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也是每一个青年人的光荣使命。
本次主题教育通过“话端午”“知识竞赛”“香囊制作”等环节,支部党员、志愿者以及社区老人们共同回顾端午节的习俗和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同学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丰富内涵,他们表示,享受现代化带来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应该铭记历史。回顾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和人民经历的曲折与胜利、苦难与辉煌,青年党员当以先辈们的辛勤努力为楷模,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