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雅婷 赵婉君)11月2日晚上19:00,第234期“文澜大讲堂”之名家讲坛--中国金融的逻辑暨《读懂中国金融》悦读会在线上顺利举行。本期讲坛分享的主题是“中国金融改革的特色与效果”,主持人为金融学院副院长吕勇斌教授,主讲人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王勋,金融学院师生共260余人参与此次讲座。
首先,吕勇斌教授代表金融学院对王勋研究员表示欢迎,并简单介绍了王勋研究员的研究方向和其出版的书籍《读懂中国金融》。
讲座正式开始,王勋研究员首先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既然政府已经决定对经济体系进行市场化改革,为什么还要对金融体系实施如此普遍的干预?第二,既然政府对金融体系实施持续普遍地干预,为什么中国还能够实现高速经济增长并保持基本金融稳定?第三,既然中国的金融体系帮助创造了经济奇迹,为什么近年来金融不支持实体经济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接着,王勋研究员就三个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并简要介绍了中国金融体系的特点,即“规模大、管制多、监管弱、银行主导”,同时就每一个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之后,王勋研究员阐述了金融抑制政策的动态效果。根据其研究发现,金融抑制政策对改革期间经济的影响在整体效果是显著的,但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以2000年为分界线,之前效果为正,之后效果为负。其认为发生转变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加入了WTO,从而使得市场机制得到了完善,进而导致了这一结果。接着,他讲述了在2012年之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并阐述了在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创新。对于创新,王勋研究员介绍了创新的衡量和分类并指出了中国金融市场适合于哪种创新。随后,他还介绍了中国的数字金融以及其体现,并结合案例重点介绍了移动支付。
最后,王勋研究员指出《读懂中国金融》中最主要的结论是中国的金融改革最重要的经验是“务实”。在与参会的师生就中国金融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后,吕勇斌教授对王勋研究员的分享表达感谢,第234期“文澜大讲堂”之名家讲坛--中国金融的逻辑暨《读懂中国金融》悦读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