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魏晨雪)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回首近十年历史,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带领人民从小康走向富裕,从大国走向强国,从边缘走向中心,在发展的长河中激流勇进。为引导广大学生切实感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取得的各项历史性成就,公共管理学院在5月开展了“党旗下的青春风采”系列活动之“我们这十年”主题征文活动。
同学们以“我们这十年”为主题,通过今昔对比、代际对照等方式,讲述十年间的个人成长蜕变、家乡旧貌新颜、国家繁荣发展,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展现公管学子的青春风采,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力量。
“我们”或为后人。
退田还野,划定红线,还土地慷慨;
放流禁捕,耕风牧光,还海洋平澜。
善用手腕和头脑,挑起时代的重担。
加入这群身影,成为这群身影;
镰刀、锤头,为人民服务记心间。
弯下腰去,
穿行于楼宇、街巷厂店。
拿起纸笔,
在祖国无垠大地上写作、实践。
纵使风烟又起,疫云未散,
但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
曙光在即,请君且看。
旧貌换新颜,
沧海桑田转,
弹指十年间。
优秀作品:散文诗一篇两部(节选) 作者:郑晓萍(2001班)
也许你已经知道,
十年成就真不少:
嫦娥探月,天问访荧,蛟龙深潜……
这只是九牛一毛。
有一件事最重要,
脱贫攻坚战赢了,新的征程开始了!
无论世界局势,
下个十年中国一定会更好!
……
有一件事最重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错不了!
神州欢歌如潮,人民把幸福创造!
优秀作品:《风景这边独好》(节选) 作者:周苗(2102班)
矗立在河畔的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形如两片船帆,旧时的我曾问过爷爷关于它的历史。爷爷凝重而严肃地对我说,这里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八万将士长征第一渡。为了纪念革命烈士,便建造了这块纪念碑,他们用鲜血点亮后辈的幸福生活之路,要永远缅怀这些先烈们。
……
这十年,家乡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苏区精神面貌焕发新光彩,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摘帽,是人类减贫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十年,城市在变大,乡村在变美,群众心里洋溢着获得感、幸福感,感受着中国温度。
优秀作品:《星海征途,点亮苏区振兴梦》(节选) 作者:曾冠萍(2101班)
“现在长江实行禁渔政策,以后估计很难再去江边钓鱼了”,寒假里的某一日,舅舅跟我闲聊着。我从他的语气里听出了一丝失落,开玩笑道:“没事,那我正好把你的鱼钩渔具都卖了换钱,跟宇航(我的表妹)买零食去”。舅舅笑着瞪了我一眼,又继续说起很多关于他钓鱼的趣事。
……
正如舅舅所言,一些非法过度捕捞行为屡禁不止,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造成显著破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努力抓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长江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宝库和天然生态屏障,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生产生活承载体。长江“禁渔限钓”行动虽然在短期内会对捕鱼业产生一定影响,但从生态文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举措有助于保护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生态平衡。长江“十年禁渔”是新时代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应有之义,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内在要求。竭泽而渔的错误不能继续上演,就个人而言,我们也应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将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敬畏自然、敬畏生态,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添上青春底色,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努力奋斗。
舅舅的鱼钩收起来了,渔民们的渔网收起来了,长江的生态也愈发好起来……
优秀作品:《舅舅的鱼钩》(节选) 作者:姚远(2001班)
在农村,种植和收获的季节就像是在打一场又一场战役,两次播种、两次收获,一年四场。拖拉机在田里里轰隆隆作响,农民跟在拖拉机后面,步伐敏捷地追赶着撂下粮种,带着它们来年可以带来好收成的寄望,田地里面人们汗流浃背,热火朝天。而我的妈妈和姨母她们,永远都埋着头在老家那块菜园地里面忙活,近乎不分昼夜。
……
大约是五年前,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科技扶贫、产业扶贫的口号喊得愈发响亮,国家各项扶贫政策也逐渐落地。新的种植技术及资金扶持涌入,老家那块菜园有幸成为那个村庄的产业扶贫示范园,姨母她们更加忙碌了。现在,老家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建起了蔬果养殖大棚,村里的土房子也全都建成了高高而崭新的楼房。
十五年前妈妈和姨母她们通过勤劳的双手,用这块菜园地养活了一大家人,如今,这块菜园地正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哺育着十里八村的乡亲。而围绕着它生存、生活的子子辈辈们,正在走在新时代的康庄大道上,迎接着更加灿烂的明天。
优秀作品:《她们 我们》(节选) 作者:岳增红(2001班)
本次主题征文活动的开展,让广大公管学子切身感受到这非凡十年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变化、新面貌、新气象,深刻领会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南大公管学子将自觉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增长智慧,增强信心,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学院研究生工作也将把学习二十大的热潮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时刻激励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青春赛道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