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学院为2022届毕业研究生党员上好“最后一课”

发布者:付慧娟发布时间:2022-06-11浏览次数:237

为切实做好毕业生离校教育,进一步强化毕业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党风廉政教育、爱党爱国爱校教育,引导毕业生党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由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党总支组织的毕业研究生党员“最后一课”系列活动于202261日上午9:30在文泉楼北506会议室顺利进行。本次活动由硕士研究生2019级党总支副书记任丽主持,学院党委副书记兼行政副院长、纪委书记朱艳平出席,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赵元元和辅导员姜倩倩、徐一菱、江为民老师及全体毕业研究生党员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第一项,重温入党誓词。入党誓词是党员对党和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重温入党誓词、回望入党初心,是强化思想入党的重要方式。各毕业生党员无论身处何方,都应始终爱党为党、心系人民,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



活动第二项,朱艳平副书记讲授廉政党课。为加强毕业生党员廉洁教育,引导和鼓励广大毕业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廉洁自律意识,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身服务社会,朱艳平副书记为全体毕业生党员讲授了《学习革命家人格风范 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的专题廉政党课。



朱书记从“老一代革命家树立了人格风范的丰碑”“老一代革命家人格风范的主要表现”和“学习和弘扬老一代革命家的人格风范”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朱书记以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的事迹为例,阐述以他们为代表的老一代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人格风范的丰碑。紧接着,朱书记从敢于担当、严守纪律、道德情操和国家情怀四个方面详细解读老一代革命家人格风范的主要内容:邓小平同志敢于担当、不怕担责,带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周恩来和邓颖超夫妇严守纪律,做好核磁共振实验的保密工作;许光达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自请降衔;毛泽东和周恩来在和国家利益面前,坚定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情怀。最后,朱书记指出,学习和弘扬老一代革命家的人格风范,广大党员应坚定信仰、拧紧“总开关”,加强学习、提升能力,投身实践、修身自省;并同时呼吁广大毕业生党员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要大力弘扬人格风范、切实践行人格风范,以新时代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中,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做终身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做崇德向善、严守纪律的模范!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绽放煊烂的光彩!

活动第三项,观看“红色印记”党史纪录片。观看优秀的红色影视作品,是学习党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动员广大党员学党史、感党恩,激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的奋斗热情,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党总支组织毕业生党员集中观看“红色印记”党史纪录片——《长征,从于都出发》。



于都与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八十多年前,于都县建立了赣南第一支正规工农武装、第一块红色根据地、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于都是中央苏区时期中共赣南省委、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中央苏区最后一块根据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起源地、长征的发源地、中央苏区全红县之一和苏区精神的形成地之一。

1934108日至17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以及红军主力部队分别从瑞金、兴国、宁都、石城、长汀等地陆续抵达了于都县城,8.6万人的中央红军部队,在这里集结休整,并且还要不动声色地进行秘密转移,这段历史被后世誉为“30万人共守一个天大的秘密”。解放后,曾经担任过中宣部部长的陆定一同志在长征途中写就的《长征歌》里的第一首诗:“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就是当年中央红军夜渡于都河踏上漫漫征途的真实写照。

活动第四项,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答疑讲解。重视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对严密党的组织纪律、增强党员党性和组织观念、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切实做好毕业生党员离校教育,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党总支特举办组织关系转接答疑讲解。任丽同志首先就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的具体程序、时限要求、介绍信回执等内容进行说明,然后解答了会前收集的党组织关系转接疑问。



至此,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党总支2022届毕业研究生党员“最后一课”系列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此次内容丰富的“最后一课”,各毕业生党员纷纷表示无论今后身处何方,都会坚定信念、心怀祖国,牢记党员责任,勇于担当作为,以昂扬的精神风貌踏上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