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领航】红色基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成果展示

发布者:付慧娟发布时间:2022-06-11浏览次数:158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遵循,是引领法治中国建设在新时代实现更大发展的思想旗帜。为真正地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法治基础,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2019级党总支开展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系列活动,为大家推出六篇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成果。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 黄文莹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今天,无论是坚持发展“枫桥经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还是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模式解决百姓身边事;无论是简政放权、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还是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治理现代化,始终着眼于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迈入新发展阶段,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更高期待,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持续转化为治理效能。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认真学习领会,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国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关系、重要保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我们就一定能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党与人民的双向奔赴

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 李艾莲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其根本立足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制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理论精髓集体体现在“十一个坚持”中,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公正司法,人民做到全民守法。我认为这是党和人民两者双向奔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的浪漫承诺。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需要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全的生活环境,由此,法制建设积极回应人民的新需求新期待。

人民渴望的美好生活是一个和睦团结的社会,我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看到人民的渴望与期待,就去解决那些阻碍美好生活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法治也一样。党为人民与党之间构建了一个双向奔赴的浪漫约定,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人民做到全民守法。国家法制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保障人民,人民拥护遵守国家法制,双向奔赴之下应该是质朴的契约精神吧!


中国特色的法治思想

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王琳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任何一个国家的平稳发展,都离不开对具有本国特色的法治道路的探索。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在新时期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总结而生的,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它的核心要义和理论精髓,集中体现在“十一个坚持”上: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可以看出,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是假大空的泛泛之谈,它是从中国具体实情出发形成的一系列系统的新理念新战略,矛头直指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中的重大事项与重大问题,为新时代法治体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下引发的一系列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使得我国法治建设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习近平法治思想岁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指引作用就更加凸显。不管是“放管服”改革还是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建设,抑或是监察法的制定,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新时期伟大实践中全面发展、不断完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是要学习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我国建设的重要性,更是在学习党一贯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不变立场,它是马克思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必将开创中国全面依法治国在新时代的新局面,让中国之治的法治光芒更加耀眼。


全面依法治国,法治必然之路

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第三党支部 项笑柳

习近平法治思想在长期的实践基础、科学的理论探索、深厚的历史涵养下形成发展创立。2015年,中央提出“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2018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法学界和理论界将其称之为“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20201116-17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十一个坚持”。在这次会议上,党中央正式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发展创立经历了时间和实践的打磨,是新时代国家治理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在实践中发展,在时代进程中成熟完善,在风险挑战中开创新局面,必将引领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更大发展,不断迈向新的更高境界。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依法治国是重要保障。


深刻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推进依法治国

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第三党支部 姚冬冬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丰富内涵,其中所强调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体系、法治文化“四位一体”。这为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信、法治理论自信、法治体系自信和法治文化自信提供了引领、夯实了基础。

树立道路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决定前途。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

树立理论自信,坚定不移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没有正确的法治理论引领,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法治实践。习近平法治思想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和引领,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树立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法治文明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树立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了加强和深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过程,融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环节,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

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祝凤婷

2022年,政法机关将如何保障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今年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一系列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部署安排,聚焦于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提供有力保障,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们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者,更应带头学习新时代习近平法治思想,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从而更好地维护个人权益,促进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和谐社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上取得的所有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正确指引。那么在新时代,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了哪些成就?第一,法治中国建设擘画新蓝图。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制定实施法治中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一规划两纲要”,确立全面依法治国的总蓝图、路线图、施工图,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能力显著增强。第二,宪法实施监督达到新高度。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将每年12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进行宪法第五次修改,设立宪法监督的专门机构等。第三,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两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走过百年岁月,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责任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展现今朝青年的责任担当,用心维护法律体系,为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项目支持:新商科人才培养中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实践研究(202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拔尖人才培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