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务学院第19期分党校培训班研究生“忆党史、铭党恩”主题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者:付慧娟发布时间:2021-04-20浏览次数:10

(通讯员:彭彧、马燕芳)20213月至4月,财政税务学院举办第19期分党校培训班。为了加深对党的精神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参训学员在参加完理论学习后,分小组开展了“忆党史、铭党恩”主题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参加人数达98人,地点主要包括: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辛亥革命博物馆、八七会议会址、伏虎山烈士陵园、施洋烈士陵园和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实践活动中有9组、共35人前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参观。它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建立,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1号,因红墙红瓦称之为“红楼”。纪念馆内的展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风动汉上。分别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张之洞与湖北新政的举措,湖北咨议局的立宪运动和革命党的早期活动四个方面说明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第二部分武昌首义。介绍湖北革命团体大联合筹划发动武昌起义以及湖北境内响应起义的历史事实,以圆雕场景艺术再现了首义历史,首义之夜。第三部分走向共和。介绍鄂军都督府的创立、都督府的文告与举措、阳夏保卫战和各省响应与民国肇建。第四部分复兴之光。用可感可知的生活体验和琳琅满目的文物,讲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和现实影响。

同学们参观完后受益匪浅,有同学感悟道:“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这不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具有深刻革命意义的地方,但这一次参观后,我对它的认识有了加深,对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再次给予深深的敬意。”

李远明带队的五人小组参观了2009年修建完成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过程中,学员们已然将自己融入了那段历史,期待着中国人民的觉醒,深深敬佩那些为中华之崛起而献身的勇士们。“我们为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而深感痛心,为革命团体的成立而倍受鼓舞,更为中华民国的成立而兴奋激动。曾经历史教科书上的寥寥描述,如今在眼前详尽展开,我们不仅深刻感受到那一段历史的动荡、民族的危机,更感受到了无数革命党人那沉沉的爱国之心、浓浓的爱国之情。”

陈开宇五人小组参观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学史明理,思想先行。“艰苦简陋的陈设让历史在眼前重现,也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艰辛和中国人民不屈的斗志。从这里走出去的农讲所师生,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里,我们仿佛见到毛泽东在荆楚大地的挥斥方遒与指点江山、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和音容笑貌,感受到在那个国家危亡的年代,我们伟大的党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希望。它时刻提醒着人们这里曾发生的一切,时刻提醒着中国人要铭记历史,珍惜美好生活并为国效力。”

岳泽宇五人小组参观了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这是回顾历史的深刻总结,更是开创未来的有力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顽强意志和空前力度,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赢得了党心民心。党的十九大将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在党章中充实完善了纪律建设相关内容。守护纪律生命线、从严管党治党,党中央旗帜鲜明,态度坚决。时代的洪流奔涌向前,历史的回声昭示未来。党的纪律建设,永远在路上。

符晨夕四人小组和石慧五人小组分别祭扫了伏虎山烈士陵园和施洋烈士陵园。烈士陵园,庄严而沉重,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而是一份历史、一份责任。这不仅是祭拜英雄,对于青年学生而言更是心灵洗礼。伟大的革命先烈们为了心中信念,为了中华民族重新站起来,甘愿奉献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在庄严的烈士纪念碑下,仿佛有无数英灵的声音在奔走呼号,他们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直至牺牲时也高昂着头颅慷慨赴死。这些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精神,是我们爱国主义的精髓和灵魂。

翁立彪四人小组参观了八七会议会址。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刻着“伟大的历史转折——八七会议历史遗址”石墙。一楼被辟为陈列室,展出会议通过的《告全党党员书》、《最近农民斗争的议决案》等重要文件和所有与会者的照片及生平简介。二楼按当年举行会议的原样进行复原陈列:前是长条桌,两边及下面是整齐排列的方凳、圆凳、高背椅等。虽然面积不大,但眼前这简单的摆设让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再次浮现在眼前,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驱用血肉换来的。铭记历史,重铸中华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曾经遥远的历史在参观中一一清晰,心中按捺的爱党爱国之情在参观中一一涌现,中国共产党百年走来,历经风霜雨雪,一步步带领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向了伟大复兴之路。本次党课社会实践虽时间短暂,但让同学们从知识中来,到实践中去,在活动中看旧址、学党史、传精神,由物寄情,明白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肩负起历史重任,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