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作者代表彭书舟在第七届研究生“文澜论坛”上的发言

发布者:黄丽琼发布时间:2020-10-15浏览次数:13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参会代表,亲爱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彭书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级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非常荣幸能够获得第七届研究生“文澜论坛”的认可并且能够站在这里作为获奖代表发言。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参会作者,向给予此次论坛大力支持的领导、评审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向来参加学术论坛的各高校科研学子表示热烈欢迎!

科研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曾因想不出好的研究主题,终日守着一盏台灯,不厌其烦地翻阅国内外最新文献;曾因没能取得一个理想的计量结果,深夜漫步在校园内,暗自领略南湖寂寥的夜景;也曾因论文在终审阶段被退稿,一筹莫展地坐在电脑前,内心深感无奈和彷徨。所幸的是,凭借对科研在1%显著性水平上显著的热爱和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意念,于今年上半年接连拿下两个还不错的CSSCI期刊的录用通知,品尝到了收获的喜悦。

作为一名在科研道路上摸爬滚打已有四年的研究生,虽非天赋异禀,但也于平日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对待每篇科研论文犹如工艺品一般,细心地雕刻、反复地打磨,力求不负“科研”二字严谨细致之作风。品味过往,也颇有几点学术心得。借此机会,分享于诸位:

第一,选定方向、持续深耕。科研之路需要解决的首要基础性问题,就是如何选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这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研究生教育是新时代下我国发展世界一流教育的核心追求,研究生教育突出“研”字,就像本科教育突出“本”字,都是富有思想性、启发性的点睛之笔。很多同学在最初进入研究生阶段时感兴趣的话题与要点有很多,故而很难确定初始的研究问题。这个时候的关键点就是确保在烟波浩海的众多话题中找到一个可操作、可实行的具体问题并确保你的研究是在能控制的范围内。从宏观的概念框架入手到细细研磨,在持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后,耐心地去寻找最合适的切入点,为未来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勤于阅读,善于思考。阅读就是在前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一方面,要精读本领域的经典文献和最新工作论文。在精读一篇文献时,要不断追问自己:作者选题的思路源泉来自哪里?研究对象背后的理论机制是什么?为论证命题引理采用了哪些方法?通过回答这三个问题,帮助自己厘清文章的行文逻辑。另一方面,要泛读其他领域的优质文献,尤其是需重视其中涉及的论证方法,争取做到“借他山之石,逐已身之玉”。只有在平日学习中做到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多揣摩作者的写作动机,多总结行文逻辑,多搜集研究方法,才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好地展开创新性研究。

第三,重视交流,虚心求教。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思想必定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在孤独中进行加工和表达。对于我们青年学子而言,想做好学术研究更是如此。与导师交流,能够保证研究计划的科学性,避免在研究过程中走弯路;与优秀学者交流,能够解开困惑,迅速掌握一个观点的精髓所在;与身边同学交流,能够取长补短,在互学互鉴中激发干劲。我为自己能加入一个交流氛围浓厚的科研团队而感到荣幸。在导师的组织下,每位同学都会在师门研讨会上分享最近一周的所学所想,有时也会为一篇原创论文,大家各抒己见,展开激烈探讨。就是在这样一个思想不断碰撞的过程中,我们互相学习、互相勉励、互相扶持,逐步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

各位同学,科研之路虽然艰辛,但只要脚踏实地、勤于阅读、善于总结、重视交流,外加上坚定的信念和顶天立地的志气,也一定可以领略沿途的风景。“学海茫茫欲何之,惜阴岂止少年时。秉烛求索不觉晚,折得奇花三两枝。在这里,我与大家共勉,愿你我不负韶华、砥砺深耕,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实现自我突破和斩获新的成果。

青年是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请再次允许我代表所有参会作者感谢组委会颁发的论文奖,因为它不仅仅是对各位作者科研能力的认可,更是一个激励机制,激励着我们青年学子要踏实钻研、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推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希望我们不辜负学校、老师们的期望,以本届研究生“文澜论坛”的举办为契机,带着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本次论坛的交流活动中,在思想的交锋中,收获新知、收获友情、收获新的进步。

最后,预祝第七届研究生“文澜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向为论坛策划、组织付出巨大心血的工作人员致以诚挚的感谢!祝愿各位领导和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祝愿各位同学,学业有成、事业有成!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