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期“文澜大讲堂”讲座公告

发布者:白玉发布时间:2019-11-22浏览次数:10

主题:区块链技术及应用——区块链的前世与今生

时间:2019112819:00-21:00

地点:文添楼102

主讲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副教授 杨璠

主讲人简介:

杨璠,博士,副教授,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现任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湖北省电子商务学会理事,CCF 服务计算专委委员等。长期从事信息安全领域教学和科研研究。博士研究方向为新型网络下的安全认证机制,近年来关注社会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公益众筹监管、知识产权确权和交易监管等。近5年来发表学术著作一部,学术期刊20余篇。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多项,如泛中心联盟链下的公益众筹政府监管体制构建与研究、“无线Mesh网络认证机制研究“IEEE Standard 802.16j标准下的多跳中继网络MMR安全性研究信息安全管理之移动网络监控与安全认证研究基于WiMax的安全机制研究等。

讲座内容简介:

区块链起源于比特币,2008111日,一位自称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发表了《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一文,阐述了基于P2P网络技术、加密技术、时间戳技术、区块链技术等的电子现金系统的构架理念。因此可以说区块链就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开放性、独立性、安全性、匿名性等特征,基于区块链可以构建去信任的价值网络。根据区块链开放性可以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其应用领域不同作用也不同。区块链在国际汇兑、信用证、股权登记和证券交易所等金融领域有着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区块链在物联网和物流领域也可以天然结合。通过区块链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追溯物品的生产和运送过程,并且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该领域被认为是区块链一个很有前景的应用方向。同时在公共管理、能源、交通等领域,利用区块链有望解决其中心化特质带来的一些问题。同时由于在区块链上存储的数据,具有高可靠且不可篡改性,因此区块链也天然具用在社会公益场景应用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区块链技术落地仍然将面临不少应用和技术上的难点,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主办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会

 承办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研究生会

2019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