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务学院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讲座圆满完成

发布者:白玉发布时间:2018-11-26浏览次数:11

  (通讯员:徐毅利)112019:00-21:00在南湖校区文添楼开展了由财政税务学院和财政税务学院研究生会举办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讲座。本次活动由侯石安教授进行宣讲,目的是为了培养和强化研究生的自律意识,遵守科学道德与树立良好的学风。本次活动由魏福成副教授主持。


首先侯石安教授讲述了几件比较轰动的经典学术造假事件。其中包括2014129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团队负责人小保方晴子在论文中表示发现了能更简便培养多能干细胞(STAP)的方法,但是很快,有科学家指出论文有造假嫌疑。这件科学丑闻不仅改变了小保方晴的人生,更是给她的导师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最终导师不堪压力自缢身亡。同样类似的事件也发生在韩国著名生物学家黄禹锡身上,2005年底,黄禹锡被揭发伪造多项研究成果,他的团队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干细胞研究成果均属子虚乌有,韩国举国哗然。以及科学史上造假规模最大的“舍恩事件”。在工作期间,舍恩先后与20 多位研究人员合作,在两年多时间里,在《科学》、《自然》和《应用物理通讯》等全球著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近90篇论文,但是在2002年发现舍恩至少有9篇论文存在数据造假问题,舍恩的学术造假事件震撼了整个科学界,成为物理学史上最大丑闻。在中国也发生过严重的学术造假事件,20032月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的陈进,从美国一家公司买来MOTO-freescale 56800芯片,雇人将芯片表面的原有标志用砂纸磨掉,再加上自己的LOGO,“研制”成了“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汉芯一号”。在2006年经过多方介入、追索和求证,终于得出汉芯造假的结论。

随后侯石安教授给我们阐释了学术不端和学术不当行为的界定及其危害。中国科学院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在研究和学术领域内有意做出虚假陈述,改动原始文字记录和图片,在项目申请、成果申报以及职位申请中做虚假陈述;损害他人著作权;违反职业道德利用他人重要学术认识、假设、学说或者研究计划;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中的科学不端行为;故意干扰或妨碍他人的研究活动;在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滥用科研资源。同时也讲述了一些学术不当的表现:1.如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缺乏严谨治学态度;2.论文写作中粗制滥造、盲目追求数量、参考引文不规范;3.为得到预设结果而使用不恰当的实验手段、统计方法或片面报道研究结果。4.重复发表相同内容的研究成果;5.在科研成果上的署名排序上不按实际贡献的大小; 6.在同行评议中,受某些利益的干扰而有失客观、公正;7.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和占用科研资源;8.发表不成熟的结果;9.扣押研究成果;10.不与同事共享研究记录或珍贵材料。这些学术不端、学术不当行为直接损害了公共利益、败坏科学界的声誉,阻碍了科技进步、同时也违反了学术规范,在科研资源、学术地位等方面造成不正当竞争。


最后,侯石安教授教导我们该如何遵守科学道德,树立良好的学风。1.遵守学术规范,对待学术秉承诚实、公开、公正态度,尊重知识产权,坚持声明和回避原则。2.坚守科学精神,对科学研究有浓厚兴趣,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基础,对科学孜孜不倦追求,经常与导师、老师、同学交流,养成问题导向习惯与创新思维。3.诚实守信,学风严谨。4.善于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5.具有责任担当意识和爱国情操。6.培养人文素养。

此次讲座,让我们明白了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道德学风修养建设,不急不躁,稳扎稳打,以巩固自己的学术能力为根本目标。不为个人眼前利益或学术学位要求而急功近利,严格杜绝学术不端和学术不当行为,为自己的研究生学习生涯交一份完美答卷。